首页

南一女s

时间:2025-05-26 06:21:50 作者:香港官员:将修例布局低空经济并为各司法管辖区作参考 浏览量:86363

  中新网杭州2月27日电 (王题题 江水恒)“天涯也有江南信,梅破知春近。”眼下,正是赏梅时节。2月27日,一场“梅开时节,恰逢君——2024灵峰探梅雅集”在浙江杭州植物园品梅苑举行。

2024灵峰探梅雅集,文人雅士梅林赏梅。杭州植物园 供图

  此次雅集分享了灵峰历史和梅花文化,更有文化名人现场吟诗作赋、挥毫泼墨,构建梅花意象,传承文化基因,书写《灵峰品梅图》新篇章。

  据悉,西湖四时花事缤纷,春桃、夏荷、秋桂、冬梅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中的四季特色植物。早春赏梅是西湖历史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。

2024灵峰探梅雅集上,画家挥毫画梅花。 杭州植物园 供图

  因而,每年西湖花事从踏雪寻梅开始,赏梅也成为风雅人士每年早春的一桩心事,在高低参差的梅树间,看玉树琼花错落有致。

  品梅苑是灵峰精品梅花聚集地,也是西湖三大赏梅胜地。园内种植玉蝶龙游梅、复瓣跳枝、变绿萼、细枝朱砂等几十个品种的梅花。赞梅轩、破腊传春、香雪亭等亭台回廊,与梅花组合在一起,更见梅花的高雅和古朴,是市民游客心目中的梅花胜地。

  走进梅园,映入眼帘的是,梅林的梅花已竞相开放,空气中也弥漫着阵阵馨香。

  “那么,梅花盛花期是赏梅的最佳时节吗?”不禁有人疑惑。

2024灵峰探梅雅集上,杭州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胡中讲述灵峰历史和梅花文化。 杭州植物园 供图

  杭州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胡中打趣说:“‘花是将开未开好’,游客有些急了,穿着冬衣嫌春梅迟开。其实梅花开二三成的状态是最好的,也是西湖赏梅的最美时节。”

  自1989年来到杭州植物园,胡中跟梅花“打交道”的时间超过三十年。对于赏梅,胡中有自己的“独家秘方”,共分为四个步骤:一看颜色,白为上,粉次之;二闻香味,味之清雅,荡涤心怀;三赏姿态,梅花越老,枝干越美;四品韵味,看梅花如何与景致相融。

  同时,赏梅也分阶段。在胡中看来,赏梅可分为寻梅、探梅和赏梅三个阶段。

2024灵峰探梅雅集上,与会嘉宾梅花树下品茗。杭州植物园 供图

  寻梅,是孕育了一整个冬天的梅花,刚刚准备好鼓苞开花时,“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”,寻梅的最高境界,就是踏雪寻梅。

  到探梅时,树上梅花一朵两朵,渐渐开得多了起来,可能一抬眼,树上就有两三朵粉艳的梅花。等到赏梅时,便是大片大片的梅花盛开,芳香沁人。

  据胡中判断,梅花的盛花期可能于3月中旬结束。因此,他呼吁市民游客,赏梅需抓紧,莫错过赏花时节。(完)

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闽台刘氏宗亲福建话亲情:祠堂文化印证两岸同根

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,体现了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。教育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之基。建设教育强国,要抓实战略举措,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,推动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,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教育是民生重大关切,实现从“有学上”到“上好学”的根本性转变,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。要聚焦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,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逐步缩小城乡、区域、校际、群体差距,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
近看外交|在元首外交活动现场 有一项特殊安排

展览总体呈现出两个特征:一是主题鲜明、题材丰富,在赓续城市历史文脉中展现时代精神气象。二是风格多样、队伍整齐,在百花齐放中彰显上海城市品格。值得一提的是,展览持续引入长三角艺术家的参与,折射出上海“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”的城市文化精神。

渝湘复线高速观音庙乌江特大桥合龙

今年3月,有测评up主发布视频称,网购的100件坚果、干货、零食产品逐一称重发现有70件商品缺斤少两(缺重5克以下的不计),缺重超过10%的有43件。具体称重显示,一包500克的瓜子里,干燥剂重量127克;一份500克的干桂圆,干燥剂和包装袋占重136克;一份250克的干香菇,包装和干燥剂占重121克,货品实际重量只有129克,差不多只有标重的一半;一份干竹菘标重50克,净重实际只有14克。这些商品的店铺信息显示,多款商品的销量都达10万+。

国台办: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朋友多来大陆

据悉,开州地处川渝东北、三峡腹心,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。汉丰湖位于开州城区旁,是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人工湖,面积约15平方公里。

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格局——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成果丰硕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